-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精讀黃帝內經奇病論篇第四十七
【原文】
帝曰:人有尺脈數甚,筋急而見,此為何???
岐伯曰:此所謂疹筋,是人腹必急,白色黑色見,則病甚。
帝曰: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,此安得之,名為何病?
岐伯曰: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,髓者以腦為主,腦逆,故令頭痛,齒亦痛,病名曰厥逆。
帝曰:善。
帝曰:有病口甘者,病名為何?何以得之。
岐伯曰:此五氣之溢也,名曰脾癉。夫五味入口,藏于胃,脾為之行其精氣,津液在脾,故令人口甘也。此肥美之所發(fā)也。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。肥者令人內熱,甘者者令人中滿,故其氣上溢,轉為消渴。治之以蘭,除陳氣也。
帝曰:有病口苦,取陽陵泉,口苦者,病名為何?何以得之?
岐伯曰:病名曰膽癉。夫肝者,中之將也,取決于膽,咽為之使。此人者,數謀慮不決,故膽虛,氣上溢,而口為之苦。治之以膽募、俞。治在《陰陽十二官相使》中。
【點評】本段重點解讀了疹筋、脾癉、膽癉等病癥的病因和治療方法。
①人有尺脈數甚,筋急而見
數甚,數,急;甚,副詞,很,極之意。
筋急,中醫(yī)學病證名。表現為筋脈緊急不柔,屈伸不利。多因體虛受風寒及血虛津耗,筋脈失養(yǎng)所致。見于破傷風、痙病、痹、驚風等癥。
見,呈現、顯現之意。
②此所謂疹筋,疹筋,病證名。亦作“狐筋”。證見腹痛,兩臂筋脈拘急,脈數。
?、?strong>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,以,連詞,相當于“而”的用法。
④名曰脾癉,脾癉,癉[dān],是熱的意思。脾癉為脾熱之病,即由于過食甘美肥味,導致內熱中滿蓄積于脾,脾氣上溢于口,從而出現口甘之癥狀,日久可轉發(fā)為消渴病。王冰注云:“癉,謂熱也。脾熱則四臟同稟,故五氣上溢也。生因脾熱,故曰脾癉?!?
?、?strong>病名曰膽癉,即膽熱病。因謀慮不決,失于疏泄,膽有郁熱,其氣上溢,以口苦為主要癥狀特點的疾病。
【整段翻譯】
黃帝說:人有尺部脈搏跳動數疾,筋脈拘急外現的,這是什么病呢?
岐伯說:這就是所謂診筋病,此人腹部必然拘急,如果面部見到或白或黑的顏色,病情則更加嚴重。
黃帝說:有人患頭痛已經多年不愈這是怎么得的?叫做什么病呢?
岐伯說:此人當受過嚴重的寒邪侵犯,寒氣向內侵入骨髓,腦為髓海,寒氣由骨髓上逆于腦,所以使人頭痛,齒為骨之余,故牙齒也痛,病由寒邪上逆所致,所以病名叫做“厥逆”。
黃帝說:好。
黃帝說:有患口中發(fā)甜的,病名叫什么?是怎樣得的呢?
岐伯說:這是由于五味的經氣向上泛溢所致,病名叫脾癉。五味入于口,藏于胃,其精氣上輸于脾,脾為胃輸送食物的精華,因病津液停留在脾,致使脾氣向上泛溢,就會使人口中發(fā)甜,這是由于肥甘美味所引起的疾病。患這種病的人,必然經常吃甘美而肥膩的食物,肥膩能使人生內熱,甘味能使人中滿,所以脾運失常,脾熱上溢,就會轉成消渴病。本病可用蘭草治療,以排除蓄積郁熱之氣。
黃帝說:有病口中發(fā)苦的,應取足少陽膽經的陽陵泉治療仍然不愈,這是什么病?是怎樣得的呢?
岐伯說:病名叫膽癉。肝為將軍之官,主謀慮,膽為中正之官,主決斷,諸謀慮取決于膽,咽部為之外使。患者因屢次謀略而不能決斷,情緒苦悶,遂使膽失卻正常的功能,膽汁循經上泛,所以口中發(fā)苦。治療時應取膽募日月穴和背部的膽俞穴,這種治法。記載于《陰陽十二官相使》中。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19玉機真藏論...01-27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19玉機真藏論...01-20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18平人氣象論...01-13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17脈要精微論...01-06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17脈要精微論...12-30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16診要經終論...12-23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15玉版論要之...12-16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14湯液醪醴論...12-09
- [事件]上尿路結石多禍起腸道02-06
- [事件]中等強度運動最延壽02-06
- [事件]冬季老年人防摔知多少02-06
- [事件]老人的肺炎“靜悄悄”02-05
- [事件]分析心電圖預測糖尿病02-05
- [事件]帕金森患者多跳舞改善心情02-05
- [事件]喝酒多大便易失禁02-04
- [事件]排行中間的孩子最善合作02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