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關于開展上門經(jīng)絡調(diào)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(wǎng)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BTV養(yǎng)生堂王新月病從脾胃生全集
![byb.cn](images/lq_doc_line.gif)
如果問,一年有幾個季節(jié)呀?恐怕連幼兒園的小朋友也能答對:春夏秋冬,四季。但在中醫(yī)里,除了春夏秋冬外,還有一個“長夏”。什么時候是長夏呢?有兩種說法,一種是春夏秋冬每個季節(jié)的最后18天,是長夏,與中醫(yī)的脾相對應。《內(nèi)經(jīng)?素問?太陰陽明論》“脾者土也,治中央,常以四時長四藏,各十八日寄治”,就是說脾主長夏,既每季的最后18天,但現(xiàn)在幾乎沒有人再認可這種說法了。另一種說法,夏季的最后一個月,即農(nóng)歷六月,為長夏。此時氣候多陰雨而最為潮濕,加之酷暑剛過,悶熱難受。為什么要和大家說長夏呢?因為我們今天所要談的證候——濕熱,常見于夏季的最后一個月——長夏。
可能有人會問,濕熱常見于長夏,這時候就說是不是有點早呀?其實不是。濕邪一年四季都有,而且不分年齡、不分性別。為什么呢?
在致病的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這“六淫邪氣”中,中醫(yī)最怕濕邪。濕是最容易滲透的。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(zhàn),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。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,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,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,濕氣在皮下,就形成肥胖。如果濕氣和熱相結合,就會導致一些短期難以治愈的疾病,那是相當嚴重的。
如何知道自己體內(nèi)是否有濕邪呢?
如果吃飯時食欲不佳,洗漱時面色灰暗,舌苔厚膩,入廁是大便粘滯不爽,工作時萎靡不振,睡前四肢腫脹,都說明您的體內(nèi)可能存有濕邪。
濕邪和熱邪結合是最常見且最嚴重的一種病癥。今天王老師為我們挑選的三大妙方,都有相應的中成藥,而且臨床效果非常好。
二妙丸,由兩味藥組成,它到底秒在何處呢?首先藥物的配伍很妙,方子由蒼術和黃柏組成,蒼術是一味古老的中藥,首見于中國最老的一部中藥學著作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,書中記載久服蒼術能夠輕身延年。在古代醫(yī)方中,有很多方劑都將蒼術作為延年益壽之品。蒼術氣味雄厚,健脾燥濕,芳香辟穢,能夠勝四時不正之氣,用蒼術和艾葉燒煙,熏屋能夠凈化室內(nèi)空氣,對結核桿菌、枯草桿菌、大腸桿菌、綠膿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都有殺滅作用。蒼術是燥濕健脾之要藥,燥濕效果最好的就是蒼術。黃柏這個藥清熱燥濕,而且藥性作用的部位偏于下,黃柏為陰中之陰藥,氣味俱厚,能夠利濕不傷陰。因為一般清熱燥濕藥最容易損傷的就是陰分,朱丹溪本人的學術觀點也是強調(diào)滋陰,因此這兩位藥物的配伍絕佳,此妙之一也。之二就是指二妙丸的療效絕妙,朱丹溪使用本方治療濕熱下注等各種疾病療效很好,也正是這樣,他把本方記載到自己的著作里,并且改名為二妙丸。妙之三在于本方組成簡單,留有很大的加減運用的空間,由本方加減而成的三妙丸、四妙丸也有奇效,此二妙丸又一妙處也。
濕熱常常表現(xiàn)為一種體質(zhì),很難短時間去除,因此往往需要長期用藥,多數(shù)燥濕清熱的藥物藥性都很強,因此用藥應加以注意。由于此類方藥組方簡單,幾乎無毒副作用,長期服用,非常安全,是燥濕清熱的首選藥物。
濕與季節(jié)的關系
濕熱會導致哪些癥狀?
這個字是“濕”
觀眾互動
外濕引發(fā)疾病
內(nèi)濕引發(fā)疾病
每天5細節(jié),自測體內(nèi)是否有濕
王主任介紹各類的化解方法
現(xiàn)場觀眾互動
王主任介紹二妙丸
觀眾互動
王主任針對二、三、四妙丸的解釋
四妙丸
- [事件]感冒后為何會尿頻02-11
- [事件]花眼不再是老年病02-11
- [事件]很多小痛是心病情緒的表現(xiàn)02-11
- [書評]徐說內(nèi)經(jīng)素問20三部九候論...02-10
- [事件]安慰人少做六件事02-10
- [事件]貪吃山楂柿子 胃腸易生結石02-10
- [事件]面包糕點為何不再使用這種添...02-10
- [事件]情到濃時為何呻吟02-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