欄目類: |
全部文章 |
原創(chuàng) |
網(wǎng)評 |
視頻 |
行業(yè)新聞 |
投票調(diào)查 |
網(wǎng)友原創(chuàng) |
養(yǎng)生名人 |
有什么別有病
- 關于開展上門經(jīng)絡調(diào)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(wǎng)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警惕短視頻占領大腦
[事件] 作者 :byb.cn 日期:2024-8-29 21:46
【byb.cn 】(來源:生命時報)減少人際交往 削弱理性判斷 導致焦慮抑郁 警惕短視頻占領大腦
《生命時報》 2024-07-30 第1820期 第1版
時長從幾秒到幾分鐘,短視頻以其豐富多樣的內(nèi)容、緊張刺激的情節(jié)和方便快捷的互動迅速風靡全球,也不知不覺耗掉了人們不少時間。近日,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(wèi)生學院一項調(diào)查顯示,超八成受訪者喜歡刷短視頻,近七成人認為自己過度刷短視頻,且年齡越小,越喜歡刷。許多人戲稱自己“中了短視頻的毒”,打開軟件后就完全停不下來,每天不刷就渾身難受,好像“魂都丟了”。專家表示,過度沉迷短視頻,可能演變成網(wǎng)絡成癮等問題,任由短視頻慢慢“吃掉”你的大腦。
沉迷短視頻讓身心受傷
上班族小李每天通勤需要換乘多種交通工具,可不論是進地鐵還是上公交車,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戴上耳機、打開短視頻。即使摩肩接踵,小李也要騰出一只手來刷視頻,即使騎著自行車,他也是邊騎邊看。直到有一天,“砰”地一聲,他一邊走路一邊看搞笑視頻,結果撞上電線桿,額頭上的包腫了兩個月。
15歲的小宇剛上高一,一放學回家,他就坐在椅子上刷視頻,有時邊寫作業(yè)邊看,晚上還會躲在被窩里刷到凌晨兩三點,第二天困得只能上課時補覺。高一課程緊張,不出兩個月,他的成績便一落千丈,從班級前10掉到倒數(shù)第2。小宇坦言,這段時間上課經(jīng)常走神,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講,有時他還會把手機藏在課桌抽屜里,上課時偷偷看幾眼。長時間低頭看手機,讓他年紀輕輕就開始肩頸背痛了。
不少老年人也是短視頻的“重度沉迷用戶”。61歲的張阿姨退休后愛上了養(yǎng)動物和美食制作的短視頻,漸漸地,她越來越離不開手機,連吃飯、睡前都在刷視頻。一天下來,張阿姨經(jīng)常抱怨眼睛疲勞、干澀,一到晚上就看不清,有時還會流淚。原本喜歡與鄰居聊天的她,現(xiàn)在只有買菜時才肯下樓活動,平時總是窩在家里刷視頻。
針對以上現(xiàn)象,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(wèi)生學院學者對我國1163名17~29歲大學生做了調(diào)查統(tǒng)計,以評估短視頻成癮與抑郁癥狀之間的關系。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短視頻成癮對無聊感、悲傷情緒、食欲變化等抑郁癥狀有明顯影響。該結果目前已發(fā)布在英國心理學期刊《計算機與人類行為》上。今年4月,四川師范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在該期刊發(fā)文指出,社交媒體信息的干擾會改變大腦負責視覺功能的部分,使注意力分散、妨礙信息記憶,可能對大腦功能造成長期影響,進而影響整體生活質(zhì)量。
北京回龍觀醫(yī)院精神科副主任醫(yī)師宋崇升告訴《生命時報》記者,門診遇到的患者中,因沉迷刷短視頻而帶來負面影響的并不少見,最常見的群體就是青少年和上班族。有些青少年因為刷視頻上癮直到凌晨兩三點鐘才入睡,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。“這種睡眠延遲最大的危害就是增加了抑郁癥風險。”宋崇升說,有研究顯示,早睡早起1小時,能大大降低抑郁癥風險。如果一個人將凌晨1點睡覺提前到晚12點睡覺,且睡眠時長不變,可減少23%的抑郁癥風險;如果提前到晚11點睡覺,能減少40%抑郁癥風險。
信息繭房多方位攻陷大腦
專家們表示,短視頻讓人沉迷,與其“設計機制”關系密切。應用程序會根據(jù)個人的喜好,不斷向其推送被關注類型的視頻?!叭缤怨献有恳粋€瓜子都美味可口,人就會不自覺的重復,結果就會一直吃而停不下來?!彼纬缟f,不同的短視頻,持續(xù)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,人的行為由此得到獎賞并強化,慢慢地大腦就會被短視頻“攻陷”。
分散注意力。大腦天生容易走神,短視頻內(nèi)容碎片化,通過快速切換的內(nèi)容牢牢抓住觀眾的注意力,對大腦而言是一種短暫、快速且過度的刺激。當人習慣后,會本能地傾向于接受碎片化、強刺激信息,以達到“即時滿足”,對于閱讀、學習等刺激性差的活動,自然無法持續(xù)集中注意力。
損傷修復力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是人類對自然節(jié)律的適應性表現(xiàn)。按時進入休息狀態(tài)的大腦,會啟動自我修復機制,清除大腦中的垃圾、修復損害等。睡前或熬夜刷視頻,會干擾正常生物節(jié)律,影響正常的內(nèi)分泌過程。有些人看短視頻時會習慣性吃零食,加上久坐不動,易消化不良,導致脂肪堆積。長期盯著手機屏幕,會讓眼睛產(chǎn)生干澀、疼痛等癥狀,誘發(fā)干眼癥,并導致視力下降。
削弱判斷力。短視頻大多數(shù)以單純的娛樂為目的,降低大腦深入思考和長時思考能力;帶有偏向性的推送,會讓用戶進入“信息繭房”,讓人更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東西,從而摒棄理性;短視頻中狂轟亂炸式的帶貨營銷,也可能讓人出現(xiàn)非理性、沖動性消費。
減少社交力。短視頻還會讓人將興趣集中于手機,沉迷于虛擬世界中的安全感,減少對真實世界探索的興趣,削弱人際交往的動力。這樣長期自我封閉,會加重內(nèi)心矛盾和壓抑,容易產(chǎn)生心理問題。
影響思考力。短視頻中展現(xiàn)了不同階層和人群的生活,內(nèi)容真假難辨,過度沉迷可導致“上行比較”的心理問題,即頻繁將自己的社會地位、能力與他人或群體進行比較,影響對自我的客觀認知,進而產(chǎn)生挫敗感、心理落差、不滿等情緒,可能導致焦慮和抑郁情緒。
另外,許多內(nèi)容驚奇或發(fā)起挑戰(zhàn)的短視頻,會讓觀眾跟風模仿,安全隱患巨大。2018年,武漢一父親帶兩歲女兒模仿視頻中的互動翻跟頭,導致女兒頭部著地,脊髓嚴重受損;2019年,山東兩名未成年女孩模仿視頻,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引起爆炸,致一死一傷。
當然,刷短視頻并非一無是處。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應用心理系教授湯永隆表示,看視頻是大腦提取信息、加工認知的過程,內(nèi)容指向性較強的、以傳播知識為目的的短視頻,信息量大,能在短時間內(nèi)傳遞更多知識,對大腦來說利大于弊。例如,學生觀看10~15分鐘一集的視頻,學習趣味科普或解題思路,可提高知識獲取效率,帶來的就是正向刺激。
合理規(guī)劃,健康觀看
在科技飛速發(fā)展的數(shù)字時代,人們難以完全拋棄手機,回歸“原始”。宋崇升表示,觀看短視頻應注意自控,合理、健康地使用手機前提是不影響正常人際交往和工作生活,避免將注意力單純地放在手機上,才能遠離短視頻成癮。
選擇優(yōu)質(zhì)內(nèi)容。湯永隆認為,短視頻和手機中,不只有娛樂和社交,還包含了更多可利用的資源。對于兒童青少年來說,家長絕不能讓短視頻做“電子父母”,要多了解孩子的興趣和需求所在,科學引導孩子觀看積極向上、激發(fā)思考能力的視頻,可以共同制定一個觀看規(guī)則,讓孩子養(yǎng)成良好的習慣。
控制使用時長。成年人要主動有意識地控制使用時間??梢詾槎桃曨l應用設置不同的使用時間,比如每30分鐘就彈出提醒或自動退出,強制自己暫時休息、遠離手機。設置晚間就寢提醒,到某個時間點,手機就提示該睡覺了,防止過度沉迷。此外,還可以給自己“定規(guī)矩”,比如,睡前將手機放在臥室外,刷手機最晚不超過晚上12點,早上起床后絕對不刷視頻等。
規(guī)劃閑暇時間。讓自己忙起來,忘掉手機。比如優(yōu)先安排待辦事項、做家務、運動等,完成之后,再看手機。不看手機的時候,盡量將手機放在視野之外,以減少被信息打斷的頻率。不論男女老少,都應放下手機,選擇運動、畫畫、園藝、閱讀等其他休閑活動,能幫助提高專注力,降低對短視頻的依賴。老人多與家人朋友面對面交流,多參與社區(qū)活動或興趣小組。
經(jīng)常自我復盤。沉迷刷短視頻的人,可以統(tǒng)計一下每天刷視頻用掉了多少時間,有多少內(nèi)容是能獲益的、記得住的,有多少是蜻蜓點水、過目就忘的,有多少是無意義甚至有害的內(nèi)容。復盤之后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有多少時間白白浪費在刷短視頻上。
最后,專家提醒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或身邊的人存在短視頻成癮嚴重,并影響了日常的工作、學習而無法自我調(diào)整,建議到精神心理??漆t(yī)院就診,向擅長網(wǎng)絡成癮治療的??漆t(yī)生尋求幫助。
受訪專家:
北京回龍觀醫(yī)院精神科副主任醫(yī)師 宋崇升 □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應用心理系教授 湯永隆
本報記者 田雨汀《生命時報》 2024-07-30 第1820期 第1版
時長從幾秒到幾分鐘,短視頻以其豐富多樣的內(nèi)容、緊張刺激的情節(jié)和方便快捷的互動迅速風靡全球,也不知不覺耗掉了人們不少時間。近日,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(wèi)生學院一項調(diào)查顯示,超八成受訪者喜歡刷短視頻,近七成人認為自己過度刷短視頻,且年齡越小,越喜歡刷。許多人戲稱自己“中了短視頻的毒”,打開軟件后就完全停不下來,每天不刷就渾身難受,好像“魂都丟了”。專家表示,過度沉迷短視頻,可能演變成網(wǎng)絡成癮等問題,任由短視頻慢慢“吃掉”你的大腦。
沉迷短視頻讓身心受傷
上班族小李每天通勤需要換乘多種交通工具,可不論是進地鐵還是上公交車,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戴上耳機、打開短視頻。即使摩肩接踵,小李也要騰出一只手來刷視頻,即使騎著自行車,他也是邊騎邊看。直到有一天,“砰”地一聲,他一邊走路一邊看搞笑視頻,結果撞上電線桿,額頭上的包腫了兩個月。
15歲的小宇剛上高一,一放學回家,他就坐在椅子上刷視頻,有時邊寫作業(yè)邊看,晚上還會躲在被窩里刷到凌晨兩三點,第二天困得只能上課時補覺。高一課程緊張,不出兩個月,他的成績便一落千丈,從班級前10掉到倒數(shù)第2。小宇坦言,這段時間上課經(jīng)常走神,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講,有時他還會把手機藏在課桌抽屜里,上課時偷偷看幾眼。長時間低頭看手機,讓他年紀輕輕就開始肩頸背痛了。
不少老年人也是短視頻的“重度沉迷用戶”。61歲的張阿姨退休后愛上了養(yǎng)動物和美食制作的短視頻,漸漸地,她越來越離不開手機,連吃飯、睡前都在刷視頻。一天下來,張阿姨經(jīng)常抱怨眼睛疲勞、干澀,一到晚上就看不清,有時還會流淚。原本喜歡與鄰居聊天的她,現(xiàn)在只有買菜時才肯下樓活動,平時總是窩在家里刷視頻。
針對以上現(xiàn)象,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(wèi)生學院學者對我國1163名17~29歲大學生做了調(diào)查統(tǒng)計,以評估短視頻成癮與抑郁癥狀之間的關系。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短視頻成癮對無聊感、悲傷情緒、食欲變化等抑郁癥狀有明顯影響。該結果目前已發(fā)布在英國心理學期刊《計算機與人類行為》上。今年4月,四川師范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在該期刊發(fā)文指出,社交媒體信息的干擾會改變大腦負責視覺功能的部分,使注意力分散、妨礙信息記憶,可能對大腦功能造成長期影響,進而影響整體生活質(zhì)量。
北京回龍觀醫(yī)院精神科副主任醫(yī)師宋崇升告訴《生命時報》記者,門診遇到的患者中,因沉迷刷短視頻而帶來負面影響的并不少見,最常見的群體就是青少年和上班族。有些青少年因為刷視頻上癮直到凌晨兩三點鐘才入睡,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。“這種睡眠延遲最大的危害就是增加了抑郁癥風險。”宋崇升說,有研究顯示,早睡早起1小時,能大大降低抑郁癥風險。如果一個人將凌晨1點睡覺提前到晚12點睡覺,且睡眠時長不變,可減少23%的抑郁癥風險;如果提前到晚11點睡覺,能減少40%抑郁癥風險。
信息繭房多方位攻陷大腦
專家們表示,短視頻讓人沉迷,與其“設計機制”關系密切。應用程序會根據(jù)個人的喜好,不斷向其推送被關注類型的視頻?!叭缤怨献有恳粋€瓜子都美味可口,人就會不自覺的重復,結果就會一直吃而停不下來?!彼纬缟f,不同的短視頻,持續(xù)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,人的行為由此得到獎賞并強化,慢慢地大腦就會被短視頻“攻陷”。
分散注意力。大腦天生容易走神,短視頻內(nèi)容碎片化,通過快速切換的內(nèi)容牢牢抓住觀眾的注意力,對大腦而言是一種短暫、快速且過度的刺激。當人習慣后,會本能地傾向于接受碎片化、強刺激信息,以達到“即時滿足”,對于閱讀、學習等刺激性差的活動,自然無法持續(xù)集中注意力。
損傷修復力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是人類對自然節(jié)律的適應性表現(xiàn)。按時進入休息狀態(tài)的大腦,會啟動自我修復機制,清除大腦中的垃圾、修復損害等。睡前或熬夜刷視頻,會干擾正常生物節(jié)律,影響正常的內(nèi)分泌過程。有些人看短視頻時會習慣性吃零食,加上久坐不動,易消化不良,導致脂肪堆積。長期盯著手機屏幕,會讓眼睛產(chǎn)生干澀、疼痛等癥狀,誘發(fā)干眼癥,并導致視力下降。
削弱判斷力。短視頻大多數(shù)以單純的娛樂為目的,降低大腦深入思考和長時思考能力;帶有偏向性的推送,會讓用戶進入“信息繭房”,讓人更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東西,從而摒棄理性;短視頻中狂轟亂炸式的帶貨營銷,也可能讓人出現(xiàn)非理性、沖動性消費。
減少社交力。短視頻還會讓人將興趣集中于手機,沉迷于虛擬世界中的安全感,減少對真實世界探索的興趣,削弱人際交往的動力。這樣長期自我封閉,會加重內(nèi)心矛盾和壓抑,容易產(chǎn)生心理問題。
影響思考力。短視頻中展現(xiàn)了不同階層和人群的生活,內(nèi)容真假難辨,過度沉迷可導致“上行比較”的心理問題,即頻繁將自己的社會地位、能力與他人或群體進行比較,影響對自我的客觀認知,進而產(chǎn)生挫敗感、心理落差、不滿等情緒,可能導致焦慮和抑郁情緒。
另外,許多內(nèi)容驚奇或發(fā)起挑戰(zhàn)的短視頻,會讓觀眾跟風模仿,安全隱患巨大。2018年,武漢一父親帶兩歲女兒模仿視頻中的互動翻跟頭,導致女兒頭部著地,脊髓嚴重受損;2019年,山東兩名未成年女孩模仿視頻,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引起爆炸,致一死一傷。
當然,刷短視頻并非一無是處。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應用心理系教授湯永隆表示,看視頻是大腦提取信息、加工認知的過程,內(nèi)容指向性較強的、以傳播知識為目的的短視頻,信息量大,能在短時間內(nèi)傳遞更多知識,對大腦來說利大于弊。例如,學生觀看10~15分鐘一集的視頻,學習趣味科普或解題思路,可提高知識獲取效率,帶來的就是正向刺激。
合理規(guī)劃,健康觀看
在科技飛速發(fā)展的數(shù)字時代,人們難以完全拋棄手機,回歸“原始”。宋崇升表示,觀看短視頻應注意自控,合理、健康地使用手機前提是不影響正常人際交往和工作生活,避免將注意力單純地放在手機上,才能遠離短視頻成癮。
選擇優(yōu)質(zhì)內(nèi)容。湯永隆認為,短視頻和手機中,不只有娛樂和社交,還包含了更多可利用的資源。對于兒童青少年來說,家長絕不能讓短視頻做“電子父母”,要多了解孩子的興趣和需求所在,科學引導孩子觀看積極向上、激發(fā)思考能力的視頻,可以共同制定一個觀看規(guī)則,讓孩子養(yǎng)成良好的習慣。
控制使用時長。成年人要主動有意識地控制使用時間??梢詾槎桃曨l應用設置不同的使用時間,比如每30分鐘就彈出提醒或自動退出,強制自己暫時休息、遠離手機。設置晚間就寢提醒,到某個時間點,手機就提示該睡覺了,防止過度沉迷。此外,還可以給自己“定規(guī)矩”,比如,睡前將手機放在臥室外,刷手機最晚不超過晚上12點,早上起床后絕對不刷視頻等。
規(guī)劃閑暇時間。讓自己忙起來,忘掉手機。比如優(yōu)先安排待辦事項、做家務、運動等,完成之后,再看手機。不看手機的時候,盡量將手機放在視野之外,以減少被信息打斷的頻率。不論男女老少,都應放下手機,選擇運動、畫畫、園藝、閱讀等其他休閑活動,能幫助提高專注力,降低對短視頻的依賴。老人多與家人朋友面對面交流,多參與社區(qū)活動或興趣小組。
經(jīng)常自我復盤。沉迷刷短視頻的人,可以統(tǒng)計一下每天刷視頻用掉了多少時間,有多少內(nèi)容是能獲益的、記得住的,有多少是蜻蜓點水、過目就忘的,有多少是無意義甚至有害的內(nèi)容。復盤之后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有多少時間白白浪費在刷短視頻上。
最后,專家提醒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或身邊的人存在短視頻成癮嚴重,并影響了日常的工作、學習而無法自我調(diào)整,建議到精神心理??漆t(yī)院就診,向擅長網(wǎng)絡成癮治療的??漆t(yī)生尋求幫助。
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>>
- [事件]老人的肺炎“靜悄悄”02-05
- [事件]分析心電圖預測糖尿病02-05
- [事件]帕金森患者多跳舞改善心情02-05
- [事件]喝酒多大便易失禁02-04
- [事件]排行中間的孩子最善合作02-04
- [事件]性情大變是否患上阿爾茨海默...02-04
- [事件]孩子流感后喊腿疼當心心肌炎01-27
- [事件]春節(jié)假期的“養(yǎng)生三寶”01-27
最新文章
- [事件]老人的肺炎“靜悄悄”02-05
- [事件]分析心電圖預測糖尿病02-05
- [事件]帕金森患者多跳舞改善心情02-05
- [事件]喝酒多大便易失禁02-04
- [事件]排行中間的孩子最善合作02-04
- [事件]性情大變是否患上阿爾茨海默...02-04
- [書評]徐說內(nèi)經(jīng)素問19玉機真藏論...01-27
- [事件]孩子流感后喊腿疼當心心肌炎01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