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關于開展上門經(jīng)絡調(diào)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(wǎng)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治抑郁從處關系入手
南方醫(yī)科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楊雪嶺 □謝俊儀
《生命時報》 2023-07-18 第1720期 第15版
出于這樣的理論假設和臨床觀察,20世紀80年代,美國哈佛大學醫(yī)學院精神醫(yī)學教授杰拉爾德·柯勒曼和哥倫比亞大學精神醫(yī)學教授米爾納·威斯曼創(chuàng)立了人際關系療法。他們認為,抑郁癥的產(chǎn)生、心靈的無助通常與社會關系中的四道“坎”有關:
?、賳适б鸬倪^度悲痛
至親離世、摯愛離別、與生命中重要之人和物分離都會帶來巨大的“喪失感”。隨著時間的流逝,一些人可以慢慢走出悲傷,而另一些人則可能因?qū)^往的留戀、對逝者的不舍、對過錯的內(nèi)疚等而久久不能釋懷,最終陷入抑郁深淵。此時,人際關系治療中,咨詢師會帶領來訪者推進“哀悼的過程”,鼓勵他們把難過宣泄出來,讓他們鄭重地和過去道別。與此同時,要積極構建新的興趣和人際聯(lián)系,代替已經(jīng)失去的一切。
?、诮巧珱_突引發(fā)溝通不良
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上都有很多角色,比如一個男性可以是員工、下屬、丈夫、父親等,成功的適應狀態(tài)是各個角色及其關系保持平衡。而一旦某些角色出現(xiàn)轉變,原先的人際關系就會跟著變化。例如一個男人升職后要把更多時間投入到工作中,家庭的重任更多落在妻子身上,就會造成分歧,長久不能解決的夫妻矛盾會導致失控感甚至面臨關系破裂,催生心理問題。這樣的抑郁多源自虛弱的溝通模式和挫敗感,解決現(xiàn)實中的分歧是治療目標。在關系的“可商議”階段,治療師會鼓勵來訪者不要怕拒絕和失敗,積極溝通,并要調(diào)整對另一半的期望,比如不要理所當然地認為妻子該承擔所有家務等,以解決實際沖突;如果到了冷戰(zhàn)階段,則創(chuàng)造沖突也要恢復溝通,不要僵持下去,促進互相理解。
③角色轉換帶來的壓力
和角色沖突類似,角色轉換更多指的是社會角色變化時遇到的困境,如結婚、換工作、生子等。例如一個將結婚的女孩在婚禮前很不適應,甚至出現(xiàn)恐婚,因為她覺得自己沒辦法當一個好妻子、好媽媽,這種新角色帶來的無助、焦慮可能引發(fā)抑郁。面對新關系的無力感,治療師會幫助來訪者以樂觀的態(tài)度評估新角色。一是把這些體驗正常化,比如說“很多人步入婚姻前都會擔憂,你不是個例,不要夸大負面體驗”;二是讓來訪者聊聊她對婚后新角色期待的部分、覺得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;三是鼓勵她先嘗試,多接觸新關系,提高對新角色、新環(huán)境的熟悉感,幫助樹立信心,接受身份轉變。
?、芤蛉穗H缺陷感到孤獨
對人際有渴望但又難以建立關系的人常常處于無盡的孤獨中,覺得自己被孤立,身邊的人情世故處理不好,郁郁寡歡。他們的“人際缺陷”表現(xiàn)為缺乏社交技巧、社會接觸有限、人際關系不當、低自尊等。想要發(fā)展?jié)M意、持久的關系,咨詢師會幫助來訪者提高人際技巧。比如詢問他們過往的社交史,在留下積極印象的關系中他們是如何與人交往的,從中提取適合他們的、良好的溝通技巧,再應用到生活中。
總的來說,相比用藥和其他聚焦“個人”的治療方式,人際關系療法更關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,只要能改善來訪者現(xiàn)實的人際處境,就可以緩解他們的精神心理癥狀,維持治療效果。此療法目前在急性抑郁癥、青少年抑郁癥中被證明有顯著效果,也應用于雙相情感障礙、焦慮障礙、人格障礙和進食障礙的治療中。
“解鈴還須系鈴人”,社交中不可避免遇到大大小小的摩擦,但也是積極力量的來源。當我們困在消極體驗中時,不妨參考人際關系療法中的一些技術:主動溝通、表達情感、獲得社會支持、降低對他人的期望、看到新關系中友好積極的一面、不夸大人際受挫等,也許就能在情緒陰霾中看到光明。
- [事件]上尿路結石多禍起腸道02-06
- [事件]中等強度運動最延壽02-06
- [事件]冬季老年人防摔知多少02-06
- [事件]老人的肺炎“靜悄悄”02-05
- [事件]分析心電圖預測糖尿病02-05
- [事件]帕金森患者多跳舞改善心情02-05
- [事件]喝酒多大便易失禁02-04
- [事件]排行中間的孩子最善合作02-04
- [事件]上尿路結石多禍起腸道02-06
- [事件]中等強度運動最延壽02-06
- [事件]冬季老年人防摔知多少02-06
- [事件]老人的肺炎“靜悄悄”02-05
- [事件]分析心電圖預測糖尿病02-05
- [事件]帕金森患者多跳舞改善心情02-05
- [事件]喝酒多大便易失禁02-04
- [事件]排行中間的孩子最善合作02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