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關于開展上門經(jīng)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(wǎng)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法的精髓
![byb.cn](images/lq_doc_line.gif)
【byb.cn 人體管道工】在上周的文章中,我介紹了異病同治法(《牙周病.痔瘡.異病同治法》),具體來說,就是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病癥,甚至病的位置也相去甚遠,但用同樣一種方法,就解決了不同的病癥。大家是不是不可思議呢?!
![byb.cn byb.cn](http://img.byb.cn/content/2023/02/061059040.04518300.jpg)
今天,我們將繼續(xù)展開這個話題,同樣是異病同治,但在判斷身體敏感點和病位點上,卻有一條不被常人熟知的方法,即左病右治,右病左治,此方法,最早來源于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.素問.繆刺論第六十三》,后被當代民間中醫(yī),有火柴棒醫(yī)生之稱的周爾晉,在臨床實踐中發(fā)揚光大,首次提出了:高升點即治療點,低沉點即生病點的理論,創(chuàng)造了人體X形平衡法的治療方法。因為早年閱讀過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和周爾晉的三部曲(《人體X形平衡法》、《人體藥庫學》以及實踐篇《火柴棒醫(yī)生手記》),因此在最近的實踐中,突然間靈光乍現(xiàn),將以前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地聯(lián)系在一起,因此有了本篇心得分享給大家!
![byb.cn byb.cn](http://img.byb.cn/content/2023/02/061033510.22812800.jpg)
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是不是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場景,就是身體的某一側感覺不舒服,或是左臂,或是右臂,或是左肩,或是右肩,或是左腿,或是右腿,或是左膝,或是右膝,總之,人體感覺不舒服,通常都是先從一側開始的,很少有兩側同時發(fā)病的,比如,就拿我們大家最常見的肩周炎來說,常見的都是單側發(fā)病,很少有兩側同時發(fā)病的,而發(fā)病的這個點,就被周爾晉稱之低沉點,那么離這個發(fā)病點的遠端,也就是小腿胃經(jīng)上的條口穴,定會找到一個敏感點,針刺此穴,肩周炎疼痛狀況很快就會得到緩解,條口就是高升點。再有,我們常聽到的中醫(yī)針灸的一個口訣,腰背委中求,啥意思呢?就是很多人會有腰痛,也就是發(fā)病點、低沉點,但是我們在治療時,卻跑到膝關節(jié)后面腘窩的委中穴針刺或者拔罐,委中就是高升點、治療點。再比如,我在上周的文章中提到的,我右下牙因牙周病疼痛,痔瘡在4-5點位置疼痛并有凸起,這就是低沉點即生病點,但同時,我左側肩周也會感覺到發(fā)緊,活動不那么自由,但又不影響日常生活,等我在左側肩周大腸經(jīng)巨骨穴周邊拔出一個大水泡過后,位于右側的牙周病和痔瘡卻不治而愈,而左肩周拔罐的位置,就是高升點即治療點,這就很好地驗證了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和周爾晉X形平衡法的理論。
當然了,我們在傳統(tǒng)的治療方法上,都是在低沉點治療,比如牙周病、痔瘡、肩周炎、青春痘、腳氣、鼻炎,都是在發(fā)病的部位治療,這種治療方法當然也沒錯,但通常是治標不治本,為啥這樣說呢?因為根據(jù)X形平衡法,此處出現(xiàn)的問題,肯定和彼處的不平衡有關,當我們找到了那個點,讓其恢復平衡了,發(fā)病的部位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。其實這也符合中醫(yī)的思想理論體系,即中醫(yī)不只是中國的醫(yī)學,更是中和的醫(yī)術,中醫(yī)治病的思路,不是簡單地對抗,而是中和,讓身體恢復到一個中和的狀態(tài),平和的狀態(tài)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中醫(yī)不僅是醫(yī)學,更是哲學。因此,我們大家看到,在中國的治國理政過程中,在世界大國競爭之中,我們的治國理念,無不體現(xiàn)出這種中醫(yī)思維,不結盟,不對抗,不針對第三方......
學習這種診病治病的方法,在臨床上到底有何意思呢?這么和你說吧,這太有意義了,就是讓你學會中醫(yī)的辯證法。當你感覺到身體不舒服時,某個點疼痛時,這個就是低沉點即生病點,那么你就要仔細在X點的方向上尋找,看是否有一個敏感點即高升點,在此治療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神奇的變化出現(xiàn),就是你那個疼痛點居然消失了,這為我們今后的治療打開了全新的思路,即頭痛醫(yī)頭的方法對,但同樣,頭痛醫(yī)腳的方法也對。對于中醫(yī)的初學者,最開始掌握的是頭痛醫(yī)頭,但隨著你水平的進階和提高,你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頭痛醫(yī)腳可能在治療效果上更有意義,這樣你的治療思路就全打開了,你也就更好地理解針灸的口訣:“肚腹三里留,腰背委中求;頭項尋列缺,面口合谷收”的哲學思想了。
你文章看到這里,就可以結束了。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周爾晉的X形平衡法其出處,即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.素問.繆刺論第六十三》,可看本人對原文的解讀。
繆刺論,這個“繆”,到底怎么個讀音,想必99%的人都不知道,即使是中醫(yī)專業(yè)畢業(yè)的大學生、研究生,甚至博士,可能都無法正確地讀出這個字的音,因為它有七個讀音,而只有一個是符合文章所要闡述的意思,哪七個讀音呢?
?、僮x“謀”(móu),當“綢繆”講,事先準備之意?!吨彀貜]治家格言》曰:“宜未雨而綢繆,勿臨渴而掘井?!?nbsp;
?、谧x“灸”(jiū),當“交錯”講,“兩股相交也”,“繆龍”即交錯之龍形。
?、圩x“謬”(miù),當紕繆講,即錯誤、乖誤。鄭玄:“繆誤也?!?
?、茏x“木”(mù),當和悅講,亦當虔誠講。
⑤讀“妙”(miào),姓。《史記·儒林外史》有蘭陵繆生。
?、拮x“遼”(liáo),通繚,當纏繞講,纏繞不休之意。
?、咦x”路”(lù),通“戮”有并、合之意,“繆力同心”。
通過“繆”的七種讀音分析,再結合針灸取穴行針時的具體情況來考慮,讀成“謬”(miù)是錯誤之意;讀成“繚”(liáo)是纏繞之意;“繆”只有在有讀成 (jiū)時當交錯講,即有兩股相交之意,才符合繆刺之法“左病刺右,右病刺左”的原意。所以,繆第②種讀法,即當讀作“灸”(jiū)才是正確的,詳情大家可聽這段音頻(http://m.biosafetytech.com/hdnj/suwen_63.html)。
關于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.素問.繆刺論第六十三》的解讀,大家可以參看這個鏈接(http://m.biosafetytech.com/doc_5966-1.aspx)
關于周爾晉先生(1930年出生于安徽,于2014年3月18日去世,享年84歲。)的相關生平和思想理論,大家上網(wǎng)搜索一下即可。
![byb.cn byb.cn](http://img.byb.cn/content/2023/02/061021010.53046500.jpg)
- [本站]從湘大宿舍投毒案說起01-23
- [本站]從哈工大發(fā)布人體農(nóng)藥殘留說...01-16
- [本站]這個季節(jié)腦梗真是高發(fā)啊01-09
- [本站]別有病網(wǎng)評出2024十大健...01-02
- [本站]18歲小伙得胃癌嚇不嚇人?12-26
- [本站]肩頸按摩中勿要隨意按摩脖子12-19
- [本站]36歲女子血液變成了牛奶色12-12
- [本站]吃個驢打滾新郎居然被噎死了12-05
- [事件]上尿路結石多禍起腸道02-06
- [事件]中等強度運動最延壽02-06
- [事件]冬季老年人防摔知多少02-06
- [事件]老人的肺炎“靜悄悄”02-05
- [事件]分析心電圖預測糖尿病02-05
- [事件]帕金森患者多跳舞改善心情02-05
- [事件]喝酒多大便易失禁02-04
- [事件]排行中間的孩子最善合作02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