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胡大一:心內心外應是一家
![byb.cn](images/lq_doc_line.gif)
【byb.cn 】(來源:生命時報)我去美國進修的時候,中美在醫(yī)學科技發(fā)展上還有巨大差距。比如在美國做搭橋,就像做闌尾炎一樣普通,冠脈造影、球囊擴張術也都很普及,而當時中國能做搭橋手術的心外科醫(yī)生寥寥無幾。也正是因為技術稀缺,有些專家持保守觀念,認為“教會徒弟,餓死師傅”,當時的搭橋、支架等手術,年輕醫(yī)生很少有機會上手。
從美國回國,我回到了北大醫(yī)院。當時我一心想籌建平臺,培養(yǎng)更多介入技術人才,建立心臟中心。但那時北大醫(yī)院的教授只能春秋兩季招生,每次只能招3~5名,還要轉門診、急診、病房,真正接觸介入新技術的時間很少。另一方面,渴望來醫(yī)院進修學習介入技術的醫(yī)生又特別多。北大醫(yī)院的老領導,包括汪麗惠院長、許玉韻教授等都非常支持我的想法,但受限于機制,一時難以突破。我想,如果按部就班地推進,速度太慢。我迫切想改變。
1993年,時任北京朝陽醫(yī)院的金大鵬院長向我發(fā)出邀請,我提出成立心臟中心的想法,得到了全力支持。于是,我在朝陽醫(yī)院辦起了介入治療技術的“黃埔軍?!?,面向全國招生,主要抓四大技術推廣——起搏器、射頻消融、PTCA(球囊成形術,后來有支架)、搭橋手術。全國各地醫(yī)院的年輕醫(yī)生紛至沓來,每期五六十人,沒宿舍大家就在外面租房。為了讓年輕醫(yī)生真正學會,我通過長城會(長城國際心臟病學術會議的簡稱)的平臺,邀請美國、日本、德國等各國專家,做技術培訓實況轉播,讓醫(yī)生身臨其境,看手術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什么情況,該如何解決。那個年代,醫(yī)院沒有轉播設備,我就請央視的朋友幫忙,借出專業(yè)器材進行轉播。每次集中培訓4~5天,我邊翻譯邊講解,每次講完都會聲帶水腫,聲音嘶啞好幾天說不出話。參加培訓的學員特別踴躍,我?guī)Щ卮罅繃赓Y料和幻燈片講給大家,很多人站著也要前來聽課。
成立心臟中心的一個重要舉措,就是必須打破科室界限,心內科、心外科醫(yī)生一起討論病例,為患者優(yōu)選最佳治療方案。但當時醫(yī)院心內科、心外科是兩個不同的科室。由于心臟中心的整合組建,還發(fā)生過一次“沖突”。
當年,超聲室在各醫(yī)院都是獨立的,導管室歸放射科管理,每次心內科為患者進行檢查,都要進行預約,流程比較繁瑣。心臟中心成立后,由于經常要搶救急診患者,沒有節(jié)假日、白天黑夜之分,如果夜晚患者來了,再找導管室醫(yī)生找鑰匙開門,搶救時間耽誤不起。本著讓臨床更高效的目的,我提出將心電圖、超聲、導管室等劃入心內科(心臟中心)的建議。醫(yī)院覺得協(xié)調起來很棘手。
由于遲遲沒有結果,幾位年輕氣盛的心內科醫(yī)生就跑到金大鵬院長那評理,“我們不是為了‘搶’導管室,而是為了能搶救急診病人。時間就是心肌,時間就是生命。請院長幫忙解決這個問題?!苯鸫簌i院長當即召開現(xiàn)場辦公會,做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決定——把現(xiàn)有導管室劃歸心內科管理,另外再重新購置了一整套機器設備給原放射科,這樣就方便兩個科室同時開展工作。于是,朝陽醫(yī)院首開了“由心臟中心管理導管室”的全國先河。
后來,心臟中心的模式陸續(xù)被更多醫(yī)院借鑒。但我心目中真正的心臟中心,應當兼有心內科、心外科,心內心外應是一家。但時至今日,心內科、心外科之間在病人身上爭奪利益的情況還是存在的,真正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貫徹起來依然很難。從醫(yī)這么多年,我認為,醫(yī)療服務的進步,技術是最簡單的,最難的還是理念的改變。(連載19)
- [人物]許潤三:好心情勝過十劑良藥01-15
- [人物]老人測測血管年齡01-09
- [人物]于康:吃對食物不做軟胖子01-01
- [人物]陰虛 腎精就會往外跑09-23
- [人物]九旬老人每周堅持踢球06-13
- [人物]熱茶能讓身體更涼快09-25
- [人物]酸痛尋阿是09-13
- [人物]每天早上曬太陽能防癌12-18
- [事件]上尿路結石多禍起腸道02-06
- [事件]中等強度運動最延壽02-06
- [事件]冬季老年人防摔知多少02-06
- [事件]老人的肺炎“靜悄悄”02-05
- [事件]分析心電圖預測糖尿病02-05
- [事件]帕金森患者多跳舞改善心情02-05
- [事件]喝酒多大便易失禁02-04
- [事件]排行中間的孩子最善合作02-04